1)第259章 长津湖(六)_文明破晓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与钱玄同在国立北京大学门前道别,走到家门口的时候,就听到远处的传来悠扬的钟声。钟声连响了九下,是晚上九点了。周树人感觉到自己真的困了,回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睡下,周树人稍加洗漱躺下就睡着了。

  此时大概是晚上21点30分,东北军中最早开始穿插包围日军的部队已经出发了两个小时。

  两个小时中,部队官兵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朝鲜的山地中持续行军。也亏了手摇式的手电筒,在那些比较危险的路段上,哪怕是微弱的照明,部队也能比较顺利通过。

  军官们走在最前面,33军1师3团1营的营长看时间到了,又进入一段相对平缓的山路,就下令部队休息。

  部队中的信号员立刻拿出手电筒,手掌大小的手电筒前面板上有两个可以上下推拉的推杆,两边都落下,手电筒镜头不受遮蔽,放出白光。推上左边的推杆,一块透明的蓝色塑料片挡在镜头前,推上右边的推杆,就可以利用红色透明塑料片发出红光。

  手电筒的正上方是闪光切换按钮,利用这几个简单明快的组件,信号员迅速发出信号,并且得到了后面队伍的信号回应。

  整个营的部队,就这么悄然无声的停下来暂时休息。按照步兵手册规定,再没有特别提醒的情况下,默认休息十分钟。

  营长打了个哈欠,靠在旁边的石壁上盘腿坐下。旁边的营参谋长把手电筒镜头上面的四分之一球体的灯罩拉下来,按动常亮按钮,借着灯光查看地图查。

  四分之一的球形灯罩完全挡在镜头前面,经过灯罩内部的折射,照亮了下方的地图。这是33军根据夜行军拉练中遇到的问题而提出的要求,东北军设备专家组的解决方案很有效,在夜晚行军训练进行的实测中,只要敌我距离超过150米,敌人就看不到地面图纸反射的光线。

  如果推上蓝色透明塑料片,灯光变成黯淡的蓝色,存在遮蔽的情况下,甚至有可能在距离敌军50米左右情况下查看地图,而不被敌人发现。

  只有刚来的新兵看到这些方便实用的装备才会大惊小怪,军官们早就习以为常。数年来,在军事民主会上听取基层的建议,向军需研发部门提出要求,由军需部门落实解决后,把新装备送回一线部队实践。反复数次乃后完成新装备,在全军推广已经是常态。

  十分钟一到,营长在负责计时的参谋提醒下站起身,命令信号员发出信号。后续部队的信号很快回来,各连队都接到了命令。

  “各部队报数。”营长命道。

  连长把命令传达给排长,排长传达给班长,班长立刻执行。在这黑灯瞎火的山里,三分钟就清点好部队人数,到现在为止,部队还没出现掉队情况。

  出发前还有几分钟准备时间。部队各自调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