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七十三章,意想不到的来信_那一年1977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姜斌生生的把收入减了个零,就这也吓到了父母两人。

  一千多块的收入,这得干多少年啊!把这两副老骨头都卖了,也不值一千多啊!

  趁着向父母说明的契机,姜斌又从怀里掏出了200块,数给母亲让她代为收藏。王芳似乎已经被儿子的大手笔震的有些麻木,机械的接过去。好久才反应过来,满嘴告诉儿子姜斌,要收起来给他娶媳妇用,似乎没了这个理由,父母就不应该收子女钱似的。

  这就是中国人的父母,为子女愿意倾其所有,可收到子女的馈赠,却全然不觉的应当应分。

  这简单的插曲过去,姜家的院子重新恢复了热烈和温馨。

  收音机就放在正屋的方桌上,姜斌熟练的竖起天线,这一款美多收音机姜斌上辈子用了好多年,因此熟悉的很。

  在全家期待的眼神中,姜斌轻轻旋转开关,一瞬间喇叭里传来清亮的声音,正是姜广明爱听的《三国演义》,正讲到一身是胆的赵子龙七进七出救阿斗。

  听到袁阔成熟悉的声音,姜广明瞬间来了兴致,随着情节推进,坐在桌前就入了迷。

  而姜满、姜静、姜凡三个小家伙,早已搬好了小板凳一脸认真的坐在桌子旁,也不知能否听得懂。

  回家的日子总是飞快的,转眼间就到了除夕。

  除夕当然得吃饺子,王芳早早的把在瓮里冻上的猪肉找出来洗净、剁碎,拌上白菜馅包成“三角”“元宝”“向日葵”等各种形状,饶有兴致的饺子。

  当然,其中必有一个会放上硬币。

  吃饺子的时候,王芳还会“煞有介事”,“故弄玄虚”的说,“蹦子”不知在哪个饺子里,谁吃到谁有福。

  其实,姜斌早就看到,母亲故意把有“镚子”的饺子放在了姜静的碗里。由于妹妹姜静先天不足的缘故,有些不自信,因此母亲总会格外的关爱,希望这种“小把戏”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自信。

  果然,吃着吃着,姜静的牙就被硬币“温情”地硌了一下,兴奋地大声叫道,“我吃到‘镚子’啦,我是最有福气的人!”

  王芳笑了,家人也用温柔的眼光看着姜静,她那颗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。

  每次吃完这一份“福气”,姜静总是自信满满,心情愉快的玩耍、学习。

  就是这样,于无声处胜有声,王芳带硬币的饺子励志又深情,伴着整个家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年景。

  晚饭过后,正当一家子人准备守夜的时候,生产队长刘永好溜达进了小院,递给了姜广明一封信。

  姜广明有些发蒙,自己一个大老粗,谁会给自己写信呢?

  姜斌却知道这一封信的来历,上辈子也是这个节点,远走他乡的奶奶给父亲姜广明来了信,内容倒是不长,只有一个目的,企盼姜广明去广州相聚。

  姜斌拆开来信,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