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九十章 美国人难道就不上网吗_何日请长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设备是否可靠。

  正如乔西特向郑康说的,他对来自于中国的轻纺产品是非常信任的,认为这些标着“中国制造”的日用消费品物美价廉。但汽车生产线不是轻纺产品,而是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。巴尔的摩工厂需要的是一条达到当今国际最高水平的汽车生产线,其中包括了上百台精密、高速、多工位的机床,技术要求非常高,中国人能够制造出这样的机床吗?

  “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。”郑康这样对乔西特说。

  “可是,你如何向我证明这一点呢?”乔西特问。

  “你可以派人到中国去实地考察,过去五年中,我们为中国的五家汽车企业建造过生产线,这些生产线现在都在正常运行,你们一看便知。”郑康说。

  “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,我会考虑安排人去看看的。”乔西特点着头,脸上却是一副敷衍的表情,让人一看就知道他说的只是一句托辞。

  “乔西特先生,你认为我们要如何做,才能让你相信我们的能力呢?”郑康反问道。

  乔西特耸耸肩膀,说道:“郑先生,我也不知道。虽然我很愿意相信你告诉我的一切,但我们毕竟没有使用过来自于中国的机床,所以公司是不会允许我们去做这种尝试的,除非你们能够说服我们公司的高层。”

  就这样,郑康不得不把消息传回了国内,请集团尽快想出办法来说服这些海外客户。乔西特现在正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,如果临机集团无法给他提供更多的信心,他或许就会考虑接受染野的折衷方案了,这对于巴尔的摩工厂和临机集团来说,都是很失败的。

  “过去是咱们国内的企业不相信我们,现在好不容易让国内的企业服气了,国外的企业依然是不相信我们,这真是一个难解的局啊。”

  听完韩伟昌介绍的情况,集团副总经理詹克勤叹道。

  “道理是一样的,咱们过去给人家留下的印象就是水平低、质量差,现在咱们追上来了,可客户不了解啊。当初咱们和染野竞争浦汽的项目,浦汽那边不也是这样的态度吗?”常务副总经理张建阳说道。

  “那一次,咱们是请了国资委出手,出台了一个鼓励首台套应用的政策,浦汽才不得不接受了咱们的产品。实践表明,咱们的技术是过硬的,浦汽在枫美生产线建成之后,对咱们的产品就完全信服了。现在国内这些汽车企业更新设备的时候,都是找国内机床公司,没人还会用国外设备了。”总工程师郭代辉说。

  “可现在老韩他们面对的是美国人,咱们总不能让国资委去给通用汽车公司下命令吧?”詹克勤说了句笑话。

  韩伟昌说:“要说服美国人接受咱们的设备,比说服浦汽可难得多了。听郑康说,美国人根本就不相信中国能够生产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