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72章 又是离别时,师姐再见_大国战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里完成的实战试飞。

  这样的技术研讨会没有级别之分,大家不讨论虚的话题,全都是有血有肉的干货。朱晴莹虽然没有开过歼-16,但是她的飞行小时达到了四千多个小时,是李战的两倍多,就飞行经验来说是比李战要丰富的,当然除了险情处置经验。

  一连三天才算是把歼-16的最新改进方案敲定下来,接下来研发团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,形成工程方案之后才能开始制造,这些却不是李战能够插手的了。

  紧接着讨论歼-15的改进方案,需要指出的是,尽管已经有十多架歼-15交给部队使用,但是这个战机却一直没定型,在军机研制历史上也算是独一份了。

  歼-15的问题更大。

  在讨论会上,李战说,“总的来说,歼十五最大的问题在发动机。现在用的发动机推力是不够的,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。再一个就是恶劣气象下发动机的耐用性。”

  易小易说,“李总,新发动机已经在最后攻关阶段,动力所明确表示,今年一定可以上机测试,到了这一步离装机就不远了。”

  “第二个问题也非常的严重。”李战神情非常严肃,眼前浮现出张雪阳阻拦降落遭遇飞控故障的场面,他的手指敲着桌面说道,“歼十五的飞控系统必须要更换。老一套的飞控系统故障已经引发了多次严重事故,这个问题是远比发动机推力不理想更加致命的。”

  这番话说得沈霍伊厂的技术人员满脸羞愧,想要反驳嘛却真的没有任何底气。张雪阳遭遇飞控故障之后,沈霍伊厂被上级主管单位狠狠的批了一通,要求尽快解决隐患。

  可是科学技术的研究有一定的规律,不是行政命令能够改变的。没有别的办法,沈霍伊厂和相关研究所只能玩命地工作,该用上什么资源就上什么资源,不计成本投入了。

  飞控系统的问题一天不解决,歼-15就一天不能定型,不能定型意味着无法交付部队,厂子只能持续不断的投入资金,压力非常的大。前面交付的十几架歼-15是用部队的预付金生产的,但是部队不可能在战机未定型的时候持续不断地划拨资金。

  易小易知道谈到歼-15项目肯定会遭到李战的狠批,尽管有了心理准备,但是此时看到李战那冷冰冰的目光,依然心里慌张得很,硬着头皮说,“李总,我们已经决定不计成本投入解决飞控系统的问题,在兄弟厂所的帮助下推翻重来,搞出一套完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歼十五飞控系统。”

  这时,在歼-15项目中很少说话的郁念东笑着帮忙说话了,“李总,易工说得没错,我们把力量都集中到了一块,同样利用四代机的航电技术进行衍生,要不了很多时间一定能搞出一套靠谱的先进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