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517章 阳和启蛰,月尽天明 自传十四_一剑吞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又不约而同地看向荀庾,期待荀庾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。

  “荀大人,事情已经明了,我想,到此为止,这桩案子的真相已经浮之于众了吧?”樊听南笑看荀庾,转而说到,“来人,把此二人押回彰武郡,依照《汉律》,按照诬蔑之罪处置。不,要押回去细细审问,两名目不识丁的汉子,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出来构陷他人,这件事情的背后,说不准还有主谋呢!你说呢?荀大人?”

  荀庾看着樊听南得意洋洋的面孔,游目四顾,眼光一转,快速夺过徐巧木手上的连弩,嗖嗖嗖嗖,数弩齐射,两名汉子还未有所反应,便应声倒地,气绝身亡。

  事发突然,所有人都没有来得及阻止,就连致物境界的李延风,都没来得及出剑。

  将两人无情射杀之后,荀庾狠厉说道,“贼眉鼠眼、獐头鼠目两个家伙,竟做起了诬陷他人的勾当,如此不忠不义之人,理当就地伏法,樊大人,此案不必再审,这两人必是见财起意或是见色起意,才出言构陷北姑娘。”

  这个借口,可谓漏洞百出。

  我气愤至极,正欲说话,只听李延风在我身旁轻语,道,“北姑娘,莫要轻举妄动,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,若今日撕破了脸皮,两军厮杀,敌众我寡,生死还真难预料。”

  我闭口不言,心中愤恨难平,却说不清到底要愤什么,又该恨谁。

  或许,我愤的是这视人命如草芥的世道,恨的,是笑里藏刀的庙堂。

  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荀家士节不振、廉耻风微,纵然荀大人智计百出,亦无法弥补德行之缺失。看来,当年傲然风骨的荀令君,后继无人了!”樊听南低声细语后,转身上马,南下而去。

  徒留荀庾,愣在原地,不知心中所想。

  我在众骑兵的簇拥下,紧跟樊听南而去,经过荀庾身侧,我恨恨说道,“咱赤松郡穷苦的时候不见你,现在赤松郡有好日子了,你倒出来折腾,呸!祸国殃民的家伙!”

  我的出言不逊,似乎激怒了荀庾,荀庾快步追上樊听南,低沉问向樊听南道,“樊听南,今天你带走北尤皖,就相当于和江氏一族撕破了脸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,赤松郡与华兴郡仅仅一山之隔,他日江家统一中原,你必然遭殃。你,想清楚了?”

  樊听南笑着反问,“荀庾,江氏一族乱臣贼子,你助纣为虐,他日比遭天谴,你,想清楚了?”

  两人针锋相对,互不退让。

  我却并未细听两人所言何事,只是紧紧按着手中的兵器,准备时刻拿下荀庾的头颅。

  荀庾沉闷了半晌,答道,“我想清楚了!”

  “我也是!”樊听南淡淡回道,“再见面时,各为其主,既分大义,又决生死!荀大人,告辞!”

  两日后,我坐在水河观的老君像上,仰望乌云低垂。

  樊大人并没有为难与我,仅仅交待了一些藏兵水河观的细枝末节,便让我随李延风去水河观练兵去了。

  而今阴谋变阳谋,恐怕江锋早已知道了刘将军屯一部兵马在此了吧!

  也不知刘将军有何对策,又不知除了练兵,我还能做些什么!

  李延风叫我不要胡思乱想,只管好好练兵,将来带一支精兵,为这不怎么公平的世道,杀出一线公平。

  我想:李延风说的是对的!

  哎!也只能这样喽!

  我悠悠飘下老君像,走喽,练兵去喽!

  北市高楼北市酒,朗朗草堂朗朗诗。

  乌云待到乌云散,满天自有满天星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