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22章 乞活军改制_汉牧天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至于三万乞活军,李戬亦是对其作出了安排。既然要打造成古代版的游击队,那便要深入敌后,发动群众,武装群众,反抗匈奴人的统治。

  李戬有意让他们前往匈奴占领的中原,搅乱对方的后方稳定,使其无暇西顾。

  但摆在他面前的,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,需要立即解决,那就是乞活军的忠诚问题。若是这个问题无法解决,他也不敢轻易调派其前往中原。

  之前在关中各郡游击,至少还在他眼皮底下,忠诚问题还有保障。可若是前往中原,千里山河阻隔,往来不便,也无什么后勤补给,能够给予他们支援。

  即便是再忠诚之人,深入敌后太久,手下兵马一旦壮大,其中收拢的各路人马,良莠不齐。难保不会别有用心,借机离间乞活军与征北军的关系。

  李戬也想到了前世在军中,所熟知的政委制度,通过双长制,对主将的权力,进行制衡。

  但在当前的环境下,根本难以实施这种制度。

  一来此去千里,杳无音信,主将拥有极大的独立性。即便派遣去所谓的副将,也很难起到制衡作用。

  二来,一军二主,一旦出现分歧,却无从上禀,极有可能发生矛盾,出现分裂。

  经过慎重考虑,李戬决定对乞活军,进行一系列军改。

  首先,李戬正式将乞活军纳入征北军编制,由他亲自管辖,成为第六大亲军。

  然后,参照在草原上运行十分成功的征训官制度,在乞活军中,增设训导官一职。

  主要负责将士们的思想工作,说白了,就是从军中来,到军中去。与将士们打成一片,树立起为兵做主的形象,得到将士们的爱戴。

  其次,便是宣传教化,向乞活军将士们,宣扬征北军的各项政策,以及治下的美好生活,以激发起对征北军的归属感。

  最后,教导官同时还负有监察军纪,整肃军风的职责。

  同时,教导官还是军中,军务会议的主持者。有权召集辎重官,军法官,传令官,匠作官等各级军佐武官。

  除了增设训导官管理军务外,乞活军深入敌后,难免要与中原百姓打交道。收拢各地流民,作为乞活军的根基。

  李戬据此又在军中增设护民官,全权负责民务。护民官,训导官以及一军主将皆为平级,是为乞活军的三大主官。

  如此一来,乞活军军中,主将的权职便被局限在军事方面,其余军务民务之事,全部交由新设两大主官负责。

  他们之间看似各有分工,互不干涉。其实相互间,不仅相辅相成,还有隐性的制衡存在。

  虽然增设的两大主官,没有兵权,但却掌握着军心民心。主将反,则无军民相从;训导官反,则无将领百姓相附;护民官反,则全军共讨之。无论是哪一方出现异心,也无法撼动乞活军的基础。

  当然,制度永远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