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13章 灵帝驾崩_大汉永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汉灵帝认为刘辩为人轻佻,缺乏威仪,想立刘协,但犹豫未决,毕竟刘协年纪要小一些。

  一个人30岁附近,长得非常清秀。

  王莽称帝后,将刺史又改为州牧。

  于是,刘焉改变主意,要求去益州。

  随后,皇甫嵩让董卓负责殿后,自己率军追击,连战连胜,斩首万余级,叛军首领王国逃走后不久病死。

  正好益州刺史俭横征暴敛,有关他的暴政的民谣广泛流传;

  再加上耿鄙、张懿都被盗贼杀死,朝廷就采纳刘焉建议,选用列卿、尚书为州牧,各自以本来的官秩出任。

  等到羌人发觉而追击时,董卓早将堤堰决开,河水已深,致使羌人无法过河追赶。

  “陛下的诏令可以听从,但兵权不能轻易交出去。”

  汉灵帝中平五年(戊辰,公元188年),刘焉目睹汉灵帝治下朝纲混乱、王室衰微的的现象。

  孙坚上前附在张温的耳边悄声说道:“董卓不怕获罪,反而气焰嚣张,口气很大,应该按照军法‘受召不及时到达’一条,申明法令,予以处斩。”

  但是呢,却监管太守,感觉不是很合理。

  汉成帝绥和元年(公元前8年),改刺史为州牧,州牧的权力更大,增加了行政权以及军事权,而且俸禄也由600石提高到2000石。

  “末将在!”

  董卓可是非常谨慎的,他先派遣别部司马刘靖率四千人屯兵于安定郡,然后进军。

  古代的名将受命统军出征,没有不靠断然诛杀以成功的。

  后被推举为贤良方正,被司徒府征辟。

  另一边,周慎率领三万人追剿边章、韩遂。

  这边,在张温的要求下,董卓率领三万人去讨伐羌族的先零部落。

  董卓向皇甫嵩建议急速进军,皇甫嵩认为:“陈仓县城防备坚固,凉州叛军必然无法攻克,我军只要按兵不动,以逸待劳即可取得全胜。”于是不听从董卓的建议。

  我观察董卓的言谈举止,对您不尊重,轻视长官,举止无礼,是第一条罪状;

  边章、韩遂叛乱一年多,应及时征讨,而董卓却说不可,动摇军心,是第二条罪状;

  董卓接受委派,无功而回,长官征召时又迟迟不到,而且态度倨傲自大,是第三条罪状。

  “文台,如今,叛军退守榆中城,已经是惊弓之鸟,我们应该围住他们,而不是放跑他们回到驻地。”

  “将军!”董卓还想说什么,被张温挥手打断了,“老夫是车骑将军、假节,怎么指挥不动你了?”

  “杀啊!”

  再加上此时的刺史还操作一些不是他们权限范围的事情,比如安置流民,比如镇压反叛,比如处理少数民族的事务……

  汉灵帝得了重病,眼看不行,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,其下属军队转交给皇甫嵩。

  任命刘焉为益州牧、太仆黄琬为豫州牧、宗正东海人刘虞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