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81章 耶律德光不做点什么,那才是真_开局盘点明太宗,老朱都懵逼了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汉人来作为支撑。

  另一方面,就耶律德光本人的治国目标来讲,燕云十六州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
  只有占有燕云地区,将其作为南下的基地,才可以进则收拢中原。

  退则建立辽朝的第一道防线,拱卫辽朝本土安全

  所以,即使辽朝内部对是否南下中原有着斗争,但对于保住燕云地区必然是持统一意见。

  朱棡同意这一观点,就算不看后来宋辽两国的争端,只从当下的形势判断,也可以从辽军的撤退看出,耶律德光是极其不愿意失去燕云地区的。

  “而且后晋内部问题已经很严重了。”

  “当时石重贵为了获取足够的军费,又是每七户凑出一副兵械供应一个士卒,又是派遣三十六名使者分道尽括民财,这些使者还都是拿着兵器锁链直接进了百姓家里……”

  这与强盗何异?

  百姓怎能不恐惧?

  况且,又有各地州县趁机搜刮百姓、狼狈为奸,刚刚才经历过战火,又遭遇这样的官府,最后中原大地一片民不聊生!

  这样的后晋能支撑得起多久的征战?特别是后来石重贵还骄傲自满、主动发起战争。

  ——

  【等到第二天,也就是二十日,杜重威就从遂城退兵到了满城。】

  【原因是攻克遂城后,在契丹军中的俘虏中,一个原本隶属于赵延寿麾下的人向杜重威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!】

  【耶律德光昨天已经回到了古北口,得知后晋军队大举进攻泰州了,立刻决定将辎重送回塞外,轻骑全部留下,由他带领重新南下。】

  【共有五万余骑兵,明日前锋必将到达。】

  【于是,杜重威就和李守贞商议决定,为避免孤军深入缺乏粮草,暂且回退泰州,看看契丹军此时的情况再说。】

  【因而,后晋大军不断后退,二十日退到满城。】

  【二十一日退到泰州。】

  【二十二日,赵延寿率领契丹前锋军逼近泰州。】

  【二十三日,后晋军队从泰州退出南逃,一路逃至阳城附近,被契丹军追上,大幅溃败,随后,后晋军队进入阳城。】

  【二十四日,重新整顿,在城外列步兵方阵迎击契丹,双方交锋二十余次,最终后晋守住了阳城,契丹军队暂且退去,后晋军队继续南撤。】

  【二十六日,在南撤途中被契丹骑兵围攻,且战且退,不过十余里就已经人马饥乏。】

  ——

  秦朝。

  王翦看着后晋大军的行动,越看越觉得不对,这仗还能这么打呢?

  耶律德光不带辎重,只带骑兵直接南下,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保住泰州、保住他已经拥有的燕云地区。

  那就意味着他只能就地征粮了,但这不能改变五万余骑兵没有携带辎重的重大隐患。

  再看看后晋的军队,为何要这样马不停蹄地南逃?

  就算要撤军,也要讲究一个阵势,讲究稳扎稳打、保持军队的战斗能力。

  军心一定不能动摇啊!

  走到哪里都要有明确的规划,走一步看十步,知道粮草辎重是否足够、不够的话从哪里弥补……

  可后晋军队这样的撤退,莫名显出了几分慌不择路、一心只想退避的样子。

  王翦暗自摇头,对杜重威这个将领彻底看不进去了,只是道:“若是后晋不能打出一场胜过契丹,或者对契丹造成极大震慑的战斗,这辽太宗大约也不会介意顺手消灭这部分军队,甚至顺便再来一次南下。”

  耶律德光确实抛弃了辎重不假,但若是后晋一方一直这么溃逃下去,耶律德光不做点什么,那才是真的犯糊涂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