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01章 汉末kpi绩效考核,卷死三国…_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哦?”

  人群中的荀彧不由地眼神骤亮:“没想到刘郡守闭关,当真是为了此事,我还真想瞧瞧,他会如何令众人心服口服。”

  “是啊。”

  程立点点头,同样来了兴趣,炯炯双目凝视着上方刘铄,期待着他的回答:“以刘郡守的才智,必定会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。”

  此刻,上首刘铄摆手示意众人安静,旋即直奔主题道:

  “为官者,为民也;为政者,为国也。”

  “民乃国本,本治则国固,本乱则国危。”

  “而为官从政,便是治民安国,兹事体大,不可不察。”

  “本郡守选官只有九个字,即优者上,平者让,庸者下。”

  “因此,如何评判为官者的能力,是优、是平、是庸,才是选拔、升迁、奖励的根本。”

  “只有解决了这一点,才能真正为民选择出德才兼备的好官,从而造福一方,安民定国。”

  满殿士人听到刘铄这一番话,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

  大家千里迢迢赶来,便是要贡献自己的力量,安民定国,造福一方。

  优者上,平者让,庸者下。

  的确是最理想的选用官员原则。

  可是

  说起来容易,但做起来便难了。

  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,是非常难达到的。

  是以,满殿的士人对于刘铄的回答,愈来愈感兴趣,听得也愈来愈认真,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毕竟它关系到了自己将来的前途。

  “而本郡守的人才评价模式,乃是以业绩为导向的准则,将各岗位责任罗列出来,再加以分解、量化,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。”

  “为此。”

  刘铄的声音陡然间提高了数个分贝:“本郡守将近年来东郡各县的内政资料,连夜整理出来,在既定的事实资料上,制作了岗位责任书。”

  “比如,濮阳县有田多少亩,其中水田多少、旱田多少,未开垦荒田多少,往常五年内的粮食收成多少,田赋收入多少,这些尽皆有据可查。”

  “而签订了县令的岗位责任书,便是要今年开荒达到多少亩,兴修水利多少,旱田变良田多少,亩产提高多少,田赋收入提高多少。”

  “当然!”

  言至于此,刘铄强调道:“本郡守列举的只是民政,还有军政等,也会加入岗位责任书,而后进行定期的量化考核。”

  “成绩优越者,本年度优先升迁,成绩合格者,本年度待定,成绩低劣者,直接淘汰,以无官士人替代,从而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。”

  “鉴于本年度任务比较紧张,因此暂时一月考核一次,初期选拔的县令、县尉、县丞,要接受待定士人的考核,优者上,平者让,庸者下。”

  满殿士人纷纷露出惊骇的神色,不断思考着刘铄的办法,至少从规则上而言,是相对比较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,任何人都有机会。

  彷佛只是一瞬,满殿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