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06章 搞事情?蔡邕要微服私访?_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略不仅于此,这珠心算或许只是最简单的东西。”

  “嗯,有可能。”

  管宁仔细想了想,轻声附和道:“听其弟子郭淮所言,东郡、陈留的很多官员都在学习此法,郡里、县里的主计更是深谙此道,证明刘铄本就没有藏私。”

  “或许......”

  管宁猜测道:“他是当真想要办学,而且正如师兄一般,不仅仅是五经,甚至还有算术等方面的东西。”

  郑玄没有丝毫意外,反而点了点头,深表赞同地道:“嗯,我亦有同感,不过康成书院若是搬迁至东郡,便不再是康成书院了。”

  “对于官府......”

  郑玄深吸口气,又缓缓呼出,终究还是摇了摇头:“我始终还是有些忌惮,若非不得已,不愿与其合作办学。”

  管宁自然清楚郑玄的脾气,但也没有刻意反驳,只是笑笑:“至于要不要合作办学,还是等师兄从东郡回来,再议不迟。”

  郑玄的康成书院,在东汉的教育体系中,属于私学,若是放在后世,便是私立,而且还是与官府毫无瓜葛的私立。

  私学兴起于西汉,如名儒董仲舒,由于学生太多,不得不采用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办法,这种弟子间转相授受的办法,在当时极其流行。

  而在东汉时,学生不远干里万里,携带干粮来求名儒大师,经常有数干数百之众。

  那时学生有两种:

  一为“及门弟子”,是亲身来受教的;

  二为“著录弟子”,是把学生名字登录在有名望的大师门下,不亲自听教师讲授,是属挂名求学的;

  所以在有的大师门下,这样的弟子竟不下万人,比如郑玄的康成书院,便是如此。

  官学太学博士多专一经,墨守章句,少有撰述,而私人讲学常兼授数经。

  郑玄通易、公羊春秋、三统历、九章算术等,因此传授弟子内容更多,不局限在经学,若是与官府合作办学,内容上肯定会受限制,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。

  尤其,涉及到今文经、古文经的内容时,会引起很多人的争论,给自己引来太多不必要的麻烦,因此郑玄宁愿自己办学,也不愿意成为官学的附庸。

  兖州,东郡。

  濮阳城外。

  一辆马车遥遥前行,发出咯吱吱的轻微声响。

  边让掀开车帘,望着熟悉的城池轮廓,轻嗅着泥土的芬芳,不自禁感慨道:

  “已经快一年了,终于再一次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,也不知东郡现在的状况如何。”

  “待会儿不就知道了。”

  身旁,一个身穿秋水色长衫的男子,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,饶有兴致地道:“说实在的,我也好多年没回过陈留了。”

  没错。

  此人不是别人,正是蔡邕蔡中郎。

  边让放下车帘,扭头瞥向蔡邕,面带微笑:“这还不简单吗?等咱们去了郡守府,让子明安排人护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