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12章 条条大路通大同世界,不可拘泥…_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......”

  听完羊耽的经历,蔡邕整个人都懵了。

  他是怎么也不敢相信。

  堂堂泰山羊氏的嫡次子羊耽,此前只是手捧圣贤书的学者,现在竟然堕落到了从事商贾的尴尬局面。

  不过

  真的是堕落吗?

  正是因为这些自诩清高的学者,放下了学者的尊严,开始为老百姓办实事,才能真正令那数十万黑山军乡民,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。

  这绝非是简单的提供粮草,修建住房,便能满足,他们要学会自力更生,才能算是真正解决了这旷世难题。

  蔡邕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不简单,但他全然不敢相信,东郡的官员竟然为此拼搏至今,即便在竖碑仪式开始之前,依旧在努力解决民生。

  “实不相瞒。”

  羊耽深吸口气,又缓缓呼出:“蔡大家,现在的我算是已经想明白了,咱们读圣贤书的目的,不就是为了创造书中描绘的大同世界吗?”

  “这件事其实并不难,只是以前的圣贤都想得太过简单,他们只愿意动嘴,但却不愿意动手,总想着操控君王,为百姓服务。”

  “但是......”

  羊耽的目光扫过繁华的富强县,面上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满足感:“您瞧现在的富强县,与圣贤书中的大同世界,又有何不同呢?”

  “若是我们能够完成开荒屯垦计划,若是我们能够坚持到秋收,那么从现在开始,富强县就算是真正进入了大同世界。”

  “我已经统计过了,富强县中有三个医匠,而且目前有很多人,正在太医王阳那里学习医术,若是能把医馆修建起来,便能真正做到病有所医。”

  “还有庠序......”

  羊耽越说便越是起劲儿,脸上的兴奋根本遮掩不住:“各乡村的庠序已经在有序的修缮,估摸着等开荒屯垦正式开始,也就差不多了。”

  “一旦开荒屯垦真正开始施行,很多老百姓是顾不上家中幼子的,他们可以将其送入庠序中,既能学习先贤的知识,又能让父母安心务农,岂不两全其美?”

  蔡邕听得当真是愈发惊诧。

 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,率先进入大同世界的,居然会是东郡的新县。

  至于濮阳等旧县,相信在刘铄的指挥下,照样可以逐渐进入大同社会,这不正是读书人一直在追求的最高境界吗?

  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!

  而平天下的目的,不是要辅佐君王建立集权统一的国家,而是要让全社会,进入到圣贤书中描绘的大同世界:

  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

 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,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,皆有所养。

  男有分,女有归。

  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。

  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