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74章 为你立生祠,入史册,流芳百世…_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好一个刘铄!”

  袁术浏览完从东郡送回来的情报,顿时愣在原地,满目骇然:“竟然靠这种办法,一下子筹集到了七十万石粮草,果然厉害。”

  “是啊。”

  阎象眉头微挑,带着一缕深浅得宜的讶异:“属下怎么也没有想到,竖碑仪式结束不久,刘铄便将困扰他全年的问题,轻而易举地解决了。”

  “而且!”

  言至于此,阎象声音陡然间增强了数个分贝,强调道:“兖州士族是心甘情愿把自己的粮草交给刘铄,这一点比咱们效率强太多了。”

  袁术仔细想了想自己土匪式的掠过,哂然一笑:“刘铄筹措粮草的效率的确很高,但毕竟需要归还,但咱们的粮草却没有这个负担。”

  “豫州士族林立,随便打一些支持那家奴者,便够咱们一、两年的开销,再加上收上来的赋税,咱们不必为粮草发愁。”

  “不过......”

  话锋一转,袁术眸中绽出一抹淡淡的阴鸷:“刘铄忽然这么玩,肯定会让那家奴不好受,毕竟他太过爱惜自己的羽毛。”

  阎象赶忙揖了一揖:“主公,属下以为,咱们必须要效仿刘铄,以发行债券的方式,来筹措粮草,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。”

  “毕竟,豫州现在的士族大都已经明确表示,会支持主公,而且要钱给钱,要粮给粮,他们是咱们的朋友,不是敌人。”

  袁术大手一挥,丝毫不在乎这一点:“既然不能对士族动手,那便提高赋税,即便只提高一成,也足够全军的花销了。”

  “主公。”

  阎象无奈叹口气,再次拱手抱拳:“咱们的赋税已经很高了,绝对不能再增加了,否则老百姓承受不住,会离开豫州,转投旁处。”

  “且不说陈留、济阴,便是曹操所在的颍川,赋税要比咱们低很多,临近县城里的诸多百姓,已于战后迁徙至颍川,这对于我军而言,无异于釜底抽薪。”

  袁术猛地坐直了身体:“哦?竟有此事?”

  阎象肯定地点点头:“没错!”

  袁术急问:“大约有多少百姓?”

  阎象如实回答:“保守估计,应该在三、四万人。”

  “才三、四万人?”

  显然,袁术压根没有把它当回事,哂然一笑,立刻放松下来:“汝南可是有百万人口,不过迁徙出去三、四万人而已,何惧之有。”

  这三、四万人的规模,对于坐拥南阳、汝南两大人口大郡、产粮大郡的袁术而言,压根不放在眼里,宛如挠痒痒一样。

  然而

  阎象却不这么认为,再次拱手劝谏道:“主公,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,若是主公不加以重视,将来便是五万人、十万人,甚至是数十万人。”

  “主公!”

  言至于此,阎象极其恳切地道:“三思呐—!”

  眼见老部下如此标准的一个深躬礼,袁术赶忙起身搀扶:“子效,快快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