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5章 矫枉,不可不过正!_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阻止朕推行《削藩策》时那般,不惜与朕为难?!”

  “先帝入继大统之后,更是自此入朝为官,再也不曾去过关东。”

  如是一语,将申屠嘉的思绪拉回眼前,天子启便抬起手,掰着指头给申屠嘉算了起来。

  若果真如此,那确实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,重新建立起社会秩序,迅速消除这场叛乱所带来的影响。

  “——矫枉,不可不过正!”

  而申屠嘉却是再将上身往前一顷,将那枚相印放在了天子启面前的地上,整理一番仪容仪态,方再朝天子启沉沉一拜。

  “在丞相眼中,朕,难道就是这么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吗?”

  接下来一番话,也终是让申屠嘉,真正了解到这位帝王,是如何凭着先帝口中的‘中人之姿’,在储君太子之位的稳稳坐了二十多年,并最终顺利即位的。

  循声望去,见申屠嘉已不知何时掏出一卷竹简,双手捧于头顶,正朝自己跪拜。

  如是说着,申屠嘉终是面带笑意,眼含热泪,颤巍巍从地上起身。

  “再官拜亚相御史大夫,监察百官。”

  逻辑很简单:如果没有天子启专门颁这么一封诏书,言辞暴戾的强调‘深入多杀为要’,那在关东进行平叛收尾工作的将军们,大概率会为了尽快收拾残局,而采取尽量温和的手段。

  “所以,陛下不能只是将绛侯国的食邑,重新提高到先帝早年的万户;”

  日积月累,屡败屡战,早晚都有成事儿的那一天。

  “区区一个刘濞,就险些颠覆了我汉家的宗庙、社稷,纵然最终身死,也不过是兵败身亡。”

  “燕地,先有臧荼,后有卢绾;”

  “如此大功,陛下不可不封赏。”

  “以致朝中勋贵大臣、关外宗亲诸侯群起而攻之,将诸吕逆贼赶尽杀绝吗???”

  “丞相难道不觉得这样的代价,对于宗亲藩王而言实在太轻,实在太不足以警醒后世之藩吗?”

  “如果没有陛下方才那番话,臣或许还会有所眷恋,再多考虑考虑。”

  却见申屠嘉闻言,只将那卷捧在头顶上的竹简缓缓收回胸前,却并未收入怀中。

  “臣,已经只剩下四颗牙齿了……”

  “此番,吴楚七国之乱得以平乱,太尉周亚夫,已是立下了泼天大功。”

  “臣,已经老到连如此浅显的道理,都不能很快看清、想透,连这么浅显的道理,都要专门来请教陛下,才能明白的地步……”

  “——便是已经老迈到无法视政,乃至无法生活,朕也不是个会让自己的老丞相,不能在任上终老的暴君啊?”

  “甚至即便是这样,不也还是没能阻止吕太后,在孝惠皇帝驾崩之后,遍封诸吕子弟为王侯,以致天怒人怨;”

  成了事,我辈皆是从龙功臣,人人争做开国侯!

  “丞相,还是不能理解朕的意图吗?”

  “不正是这周而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