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35章 奏对_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问答,尤其是发生在皇帝与旁人之间的问答,往往被称之为:奏对。

  “太后保守,天子激进,两相制衡之下,才能最终得出即不过分激进,也不太过保守的政策。”

  窦太后,是个好母亲?

  显然不是。

  待其做了太后,又当真会比如今的窦太后差吗?

  毫不夸张的说:自汉以来,直到往后数百上千年,凡是关于‘太后该不该掌政’的话题,吕太后,都将成为反对者最有力的依据,且大概率没有之一。

  这个问题,天子启本就是随口一问;

  刘荣的回答中规中矩,但至少没踩天子启的雷。

  “东、西两宫共治天下,太后、天子共掌大政,是我汉家自太祖、高后以来,便沿用至今的国策。”

  “而太后的存在,制衡的,便是天子。”

  刘荣先前,确实从未想到这方面。

  “其中的利、弊,又分别是什么?”

  ···

  “帝王之术,说一千道一万,都绕不过‘制衡’二字。”

  想到这里,天子启心下一动,面上,却是不动声色的又拿起茶碗,轻轻嘬了一口。

  而后,才以闲聊般的口吻道:“依太子之见,我汉家东、西两宫共治天下,太后、天子共掌大权的制度,利、弊几何?”

  “这是由于方才,太子所说的:天子年幼时,以太后确保君权不会旁落——这只是很长时间才会出现一次,甚至未必会出现的预防措施。”

  这道题,从今天——从刘荣成为太子储君的第一天开始;

  一直到天子启驾崩……

  ——压制住母亲栗姬,打消当今天子启,对未来的‘栗太后’可能祸乱汉家的疑虑!

  眼下的情况,也是一样的。

  二元制度下的太后,会成为皇帝英明神武之路的掣肘,却会同样成为‘战神们’傻缺之路的阻碍……

  “儿臣,谨受教。”

  事儿是怎么做的,才是可供天子启判断某件事,或某個人的依据。

  “又如:要想让太后扶立年弱之君直至其成人,便也不得不让太后掌握大权。”

  “——对太子而言,栗姬,确实称得上是‘慈母’了。”

  “后宫,不得干政……”

  “——有舍才有得。”

  用更直白的话来说:以太后来瓜分、限制君权,是汉家以牺牲上限为代价,换取提高下限的举措。

  “太子,当也不是什么‘圣人’之类?”

  “日后,朕宫车晏驾,太子即立,又会如何看待、解决这个问题?”

  ···

  “如此看来,东、西两宫共治天下,太后、天子共掌大权的利弊,依儿臣之见,当在各半。”

  “这八年中,吕太后遍封诸吕为王、侯,更废杀孝惠皇帝的太子——少帝刘恭。”

  “以至于吕太后驾崩时,诸吕子侄早已心怀叵测,觊觎神圣。”

  “这要是都做不到,太子,还是乖乖给小十让位好了……”

  “这,可不单是关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