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3章 家宴_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”

  明面上,是顺着窦太后的话往下说,暗里却也未必不是在提醒窦太后:梁国已经从长安中央,得到了很多支持。

  “即便是有顽固的时候,也未必没有三分道理在其中。”

  梁王刘武都已经入朝近十日,长乐宫内,才终于有了一场迎接性质的家宴。

  面和心不和,互相怄着气?

  还是君臣离心,暗下里给彼此使绊子?

  说是‘宴’,实际上却是清汤寡水。

  “就算是我死,陛下,也绝不会动摇。”

  “现如今,单是睢阳城,便已得守兵不下五万!”

  民间百姓尚且如此,作为天下人的典范,皇家自更不用说了。

  ——针对天下人的国丧虽然已经结束,但针对刘氏宗亲的孝丧,实际上却并没有结束。

  对于这一点,天子启显然也有着明确的认知,甚至都没有太在意窦太后后半句话,只因窦太后表露出‘支持削藩’的态度,而心情愉悦了起来。

  这也是自入朝为官,尤其是拜相以来,申屠嘉第一次在非休沐日,没有按时出现在丞相府的班房之中……

  摆着指头算下来,也已经是十几号人,却并没有多少交谈声;

  “其实,早在先帝之时,父皇便已经隐约感觉到吴王刘濞,正于荆吴之地蠢蠢欲动。”

  ·

  长乐宫,长信殿。

  孤身一人的皇后薄氏,老大老二老三的生母栗姬、老四老五老八的生母程姬、老六的母亲唐姬,以及老七老九的母亲贾夫人。

  ——刘荣斜后方,是一母同胞的两个弟弟:刘德、刘淤;

  右侧,是老四刘余为首,老五刘非、老六刘发、老八刘端哥儿四个。

  最末席,是襁褓中的小十刘彘,在母亲王美人的怀抱中,好奇的打量着视野范围内的一切。

  “虽然没有明说,但先帝也曾屡屡下令朝堂,朝梁国,尤其是梁都睢阳加派兵力,以及一应辎重。”

  “先帝大行,我汉家往后,便要你兄弟二人守望相助了。”

  “尤其眼下,皇帝打算削藩,关东极有可能生变,皇帝,就更要依仗阿武。”

  意识到这一点,申屠嘉本坚如磐石的心,动摇了。

  看着眼前的案几上,只摆着几道寒酸的菜蔬,一盏混浊的茶汤,刘荣只不着痕迹的放下筷子,小口小口嘬起了茶汤。

  带着这样的思考,申屠嘉终是浑浑噩噩的走进尚冠里,踏入自己的故安侯府。

  “此事,母后不必放在心上,等抽空,儿臣和丞相推心置腹的谈一谈……”

  而梁王刘武,是‘削藩’这一危险举动的后手。

  “母后说的是。”

  听闻天子启此言,窦太后只轻叹一口气:“太祖高皇帝之时,淮阴侯曾说:将军点兵,多多益善。”

  无论阻止与否,天子启,都必定会削藩!

  唯一的区别只在于:那场声势浩大,且大概率要波及汉家大半版图的诸侯叛乱爆发时,申屠嘉与天子启是怎样的状态。

  待刘荣稍有些心虚的将目光躲开,天子启才再度含笑低头,再度陷入思绪之中。

  正想着要如何将话题岔开,却又闻窦太后再问道:“说是皇帝要削藩,丞相意见很大?”

  嘴上说着,天子启不着痕迹的抬起头,朝刘荣的方向扫了一眼。

  即是家宴,老刘家的儿媳妇们自也悉数到场。

  ——削藩,已经是既定事实。

  而在上首主位,难得齐聚的太后窦氏、天子刘启,以及梁王刘武、馆陶公主刘嫖母子四人,正含笑交谈着。

  “果真不可挽回吗……”

  亦或者,如刘荣方才所说的那样:朝堂之上,早已不见丞相申屠嘉了……

  “陛下……”

  “便是没有道理,也总该给足开国老臣的体面……”

  “——母后说的是……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