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_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方案;

  “阿娇会做皇后,皇祖母会做太皇太后,馆陶姑母,也会成为馆陶太长公主。”

  “太子师出身窦氏,皇祖母自然也就没必要塞一个陈氏女,到儿身边做太子妃了……”

  ——李渊真的拿李二没办法吗?

  “——薄氏当年,除了东宫薄太后外,外戚便只有轵侯薄昭;”

  “为什么不拿出太子妃的位置出来,来让‘十之八九’,彻底变成十足的把握呢?”

  能在明面上认可自己,至少是默认自己这个太子储君的合法地位,刘荣便别无他求。

  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——尤其是从眼下,刘荣、栗姬母子所在的凤凰殿,与椒房殿薄皇后之间的尴尬关系来看,天子启当年的选择,属于很标准的‘用时间换空间’。

  “父皇会宫车晏驾;”

  “不喜欢阿娇?”

  想了许久,天子启也没想到自己,能怎么反驳刘荣‘放弃和东宫联姻’的决定。

  所以,为了保住窦婴这个宗族新生代代表人物,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宗族能从始至终,都踩在太子储君的战车之上,窦氏一族天然就要维护刘荣的储位。

  “但儿做出这个决定,即不是因为厌恶阿娇,也不是因为担心馆陶姑母。”

  对于刘荣并没有和自己做出同样的选择——并没有通过联姻来构建政治同盟,天子启倒也并没有因此,而觉得刘荣‘不类父’,或是不够理智之类。

  左右刘荣做了太子储君,也不需要祖母窦太后,能给自己提供什么情绪价值。

  在刘嫖、窦太后母女离开兽圈外,辕固生也被拉上来,并由郎官护送回长安之后,兽圈外的凉亭之内,便只剩下刘荣和天子启父子二人。

  这让天子启萌生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。

  既没有私相授受、老早就和窦婴眉来眼去,也没有为窦婴担任太子太傅,而做出哪怕半点努力。

  “做太子储君,又何尝不是如此呢……”

  从回忆中缓过神,天子启又如是补充了一句。

  “最为关键的是:因为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功劳,而被父皇新封为魏其侯的大将军窦婴,即将成为儿臣的太子太傅。”

  ——我宁愿犯错,也不愿什么都不做。

  ···

  “儿,确实做出了决断:不急于拿出太子妃的位置,来拉拢馆陶姑母。”

  除了政变成功的二儿子李世民,唐祖李渊的其他儿子,都尽数死在了那场玄武门之变当中。

  “阿娇会长大;”

  李二殿下:爹,你自己看着办吧;

  只不死心的如是道出一语,再追问道:“就算和东宫之间,有另外的纽带可以维持关系——尤其还是太子傅窦婴这样坚实的纽带,再多一个太子妃,当也是无伤大雅的?”

  只是这样一来……

  所以,天子启很乐意给予刘荣。

  ···

  “与其去冒这个风险,还不如就维持原样。”

  “大胆说。”

  “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