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80章 田叔好胆!_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天子启走了。

  足足准备了好几个月的时间,早就该从长安城未央宫启程,将天子启移驾到甘泉宫的天子卤薄,总算如愿踏上了前往甘泉宫的路。

  ——临走前,天子启留的期限,是‘秋收前后折返长安’。

  算算日子,前后大概两个多月的时间;

  一来,天子启可以借着这两个多月的时间,好生调养一下;

  纵使身体状况已经糟糕到了药石不灵的地步,也起码能缓上一口气,在飞速流逝的寿命余额上,稍踩上一脚刹车。

  二来,太子奉天子诏谕,从旁辅佐内史平抑粮价一事,最后的结果,便大抵是在秋收前后——尤其是秋收后见真章。

  天子启选择这么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,来作为自己重返长安的日子,個中意味,也颇值得朝堂内外细细咂么。

  ——天子启,恐怕还是对太子荣,多少有些不放心。

  将返程的日子定在秋收前后,显然是做好了收拾残局、给太子荣擦屁股的心理准备。

  老爷子的这层意图,自然也难逃刘荣的火眼金睛。

  只是在老爷子起驾离京之后,刘荣很快便进入脚不沾地的忙碌状态,已然没工夫为老爷子的不信任发牢骚了……

  ·

  ·

  ·

  ·

  “这边,快搬过来!”

  “去趟内帑,让少府再放五万石粮食出来!”

  “——蓝田的消息送到没有?”

  “派去新丰的驿骑怎么还没回来?!”

  “再派两批!”

  “今日日落之前,必须拿回新丰的消息!!!”

  长安城,太子宫正门之外。

  正在发生着的一幕,或许会让后世人大跌眼镜。

  ——堂堂大汉太子刘荣,居然在自己的太子宫正大门外,像一个贾人般,售卖着少府内帑放出来的粮食。

  主要是粟。

  在这个时代——在这个麦粒还无法研磨成粉、制成面食,水稻产量又实在有些感人的古老时代,绝大多数华夏之民,都是以粟来作为主粮。

  更好的粮食也有;

  如高粱米,或是从南方百越之地跋山涉水,运到长安的稻米,却并非寻常百姓所能奢望,而是贵族高门的专属。

  更差的自然也有;

  如杂粮、粮粒外壳,又或是脱粒去壳之后,直接蒸来食用的麦粒饭,都是底层群众不愿提及,非灾年不愿吃入口中的‘劣粮’。

  优先考虑到产量,再一定程度上考虑到口感和营养价值之后,华夏文明早在几百年前,便将粟,定为了民间底层百姓的主粮。

  而今天,是天子启离开长安,移驾甘泉宫后的整整第二十日;

  也是太子荣,在太子宫外亲临现场,亲自售粮的第十七日……

  “呼~”

  “大、大哥;”

  “呼哧……”

  “他田内、内史……呼哧……”

  “真就、就这般,做了甩手掌柜?”

  “呼哧呼哧……”

  正忙着调度少府官佐,耳边传来七弟:常山王刘彭祖满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