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97章 儿,舍命相陪_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刘荣话说的直白,却也给了天子启足够多的留白。

  ——二十岁的天子启,确实无法对抗彼时的薄太后、后来的薄太皇太后。

  但这并不全是因为二十岁的天子启,还不足以肩负起汉家的江山社稷。

  二十岁,是什么年纪?

  在这个时代,是男子加冠而成人,成家以立业的年纪。

  具体到太子储君,更或是天子身上,就更是加冠近冕,大婚亲政的年纪。

  没错;

  即便只是太子,到了二十岁,加了冠、成了人,也同样是要‘亲政’的。

  只是不同于天子独揽朝纲式的亲政:太子亲政,主要是尝试着接触朝政、尝试着办一些事。

  比如当今天子启当年,在加冠成人之后,先帝便给关中临近长安的区域,给太子宫划了十个县,以供太子治理。

  与此同时,又断了少府对太子宫的供养,转而将这十个县,当做了太子的‘食邑’。

  ——从此往后,这十个县上缴的农税,将不再上缴国库,而是直接进太子的腰包,一如彻侯封国食邑。

  等这十個县治理明白了、能靠这十个县的食邑,让太子宫正常运转了,先帝又给加了长安九市;

  再之后,则是先后在内史、相府旁听政务,顺便实习一番……

  便这样一步步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,先帝才最终放下心来,委太子启以监国重任。

  这么说下来,二十岁的时候,天子启应该是刚迎娶当朝薄皇后为太子妃,并因此得到了薄太后的支持,同时开始接触朝政。

  而彼时,薄昭已故,薄太后也早已退居幕后,凡后宫事务,更是由当时的窦皇后早早开始接手。

  若是当时——在天子启二十岁的年纪,先帝突然驾崩,那天子启固然是经历一段窝囊的日子,才能艰难夺回君权。

  但让天子启窝囊的,大概率不会是已故薄太皇太后,而恰恰是天子启的生母:当朝窦太后。

  只是眼下,窦太后尚还健在,又实在是和天子启关系紧张,天子启没法明说……

  “父皇二十岁登基,虽有薄太皇太后压在头上,但终归是已经避居深宫的太皇太后。”

  “有生母窦太后分担压力,父皇顶多也就是憋屈个三两年,便可以顺利掌政。”

  “——便是这几年,大权也会是皇祖母替父皇掌着,而非故薄太皇太后。”

  “再加上先帝对父皇颇有些严苛,父皇便是生出了那大逆不道的念头,也总还算是人之常情。”

  见天子启陷入了一阵漫长的思考之中,刘荣也没闲着;

  给了天子启一点时间,便又再度开始输出起了自己的观念。

  “反观儿臣眼下,才刚得立为太子储君不久,莫说是坐稳储位——连羽翼都还没开始编织,便又被父皇委以监国之重任。”

  “做个太子,平抑个粮价都费心费力,恨不能把吃奶的劲儿都用上,最后却也险些办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