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4章 长安侯_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妻子带着两个小王子逃回汉室,竟发现卢绾受封燕王之前的侯府:长安侯府,居然和当年一般无二!

  甚至就连多年来的封国租税,都被换成了数千枚金饼,静静的躺在地窖中……

  “只要价码合适,他卢氏即能以‘汉长安侯’的身份,给我汉家送来草原的情报,也同样能以‘匈奴东胡王’的身份,将我汉家的消息带给匈奴人。”

  周仁这个汝坟侯的爵位,也正是这么来的——周仁,是周平王少子:汝坟侯姬烈二十一世孙。

  沉声道出一语,周仁便赶忙低下头,从怀中取出一卷空白竹简,旋即平铺在面前的案几之上。

  “——天理如此,避无可避。”

  只是后来,高皇帝刘邦开始挨个铲除异姓诸侯,这位燕王殿下纵然简在帝心,也难免惶惶不可终日;

  终,还是在旁人的蛊惑下,造了拜把兄弟刘邦的反。

  “如若不然,万一让匈奴人察觉到异常,更或是直接得知我汉家削藩在即、关东将有大变,恐怕更会助长其嚣张气焰,进而得陇望蜀。”

  “得如此忠良,我汉家,幸甚……”

  许是被周仁感伤的情绪所感染,申屠嘉含笑唏嘘之余,也不知何时红了眼眶。

  “唯有如此,将来才能在九泉之下、在先帝面前昂首挺胸的说:臣,幸不辱命!”

  “我汉家,再也不用担心哪家宗亲诸侯,会起兵作乱于关东。”

  只可惜最终,卢绾并没能等来刘邦的赦免诏书,而是等到了太祖高皇帝驾崩的消息。

  “丞相,高义。”

  自知无法得到原谅——尤其无法为吕太后所容,卢绾当即心灰意冷,就此投身于匈奴人的怀抱,得匈奴单于敕封:东胡卢王。

  “此事,陛下大致有了决断,但也还是想听听丞相的意见。”

  申屠嘉此言一出,周仁眉头当即一皱,奋笔疾书的手也随之停下,面色也愈发凝重了起来。

  就此,卢氏一族完成了‘叛汉奸贼’到‘双面间谍’的华丽转变。

  “毕竟草原上的长安侯,可从来不是我汉家安插在草原上的探子。”

  草原卢氏和长安卢氏之间,也保持着极为密切、频繁的书信往来,以保证情报交互。

  “一旦有个闪失,当即便是病来如山倒,没有丞相老臣柱国,宗庙、社稷,又该如何是好?”

  在草原,卢他之的后人是匈奴东胡王,实打实的‘汉室问题专家’;

  而在长安,卢他之的后人又是长安侯,毋庸置疑的匈奴内部事务百科全书。

  “我这个老朽,本就没几年好活了。”

  期间又是换手,又是问询,还稍有些失礼的让申屠嘉伸出舌头,查看了舌苔的状况。

  “若是想长寿,我确实可以像汝坟侯所说的那般,避居山野,不问世事,好好调养自己的身体。”

  “本就年岁已高,又这般不怜惜自己的身子,实在不是长久之道啊?”

  如是说着,申屠嘉又是摇头一笑,旋即悠悠发出一声长叹。

  汉长安侯,匈奴东胡王,指的其实是同一个人。

  听出周仁话语中的关切和感伤,申屠嘉只觉心下一暖,却也满是洒然的含笑摇摇头,将手从周仁面前收了回来。

  “太祖高皇帝身陷白登之耻、吕太后受冒顿单于书辱之仇,就快到大仇得报的那天了……”

  “若惜身,我又如何能对得起先帝的知遇之恩,如何能对得起这礼绝百僚、食禄万石的高官厚禄呢……”

  见申屠嘉说起正事,对自己的称呼更是从日常化的‘汝坟侯’,换成了正规场合才会有的‘郎中令’,周仁也悄然敛去负面情绪,面色也随之一肃。

  “陛下意:对于匈奴人提出的和亲条件,应该在不谈崩的基础上竭力争取,绝不能予取予求。”

  感受到自己异样的情绪波动,老丞相只深吸一口气,便自然的将话题引回正题。

  过往这些年,汉匈双方打探彼此内部消息的渠道,便基本都是由卢氏完全垄断的。

  断章断在这里有点恼火,所以下一章不拖到明天,等会儿一点左右发,算明天的第一更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