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章 棋盘侠刘启_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除关东诸侯的爪牙,以解决关东诸侯尾大不掉、威胁长安中央的巨大隐患。

  熟练的在奏疏上做出批复,将竹简从左到右卷起,顺手放在右侧,又从左边堆积如山的竹简中拿起一卷,在面前摊开。

  只目光,仍锁定在面前的竹简之上。

  刘荣离开宣室后,又过了好一会儿,天子启那好似面具般古井不波的面容,才终于涌现出些许情绪波动的征兆。

  “只要朕没有嫡子,便是自出生那日起,就已然半只脚踏入太子宫。”

  “朕已颁诏,着梁王入朝奔丧。”

  母子俩,总得有一个知礼的吧?

  ——手上研着墨,刘荣心里如是想着。

  “哼!”

  “——梁国安,则函谷关无忧,关中人心安定,朝堂可筹谋布局,从容应对。”

  拜谒之语未尽,略带些沙哑的声线响起,在硕大的殿室内激起三两道回音。

  对于刘荣的心理活动,天子启一无所知;

  刘荣毫不见外的举动,似乎也并未让天子启感觉有什么不对。

  眼睛看着面前的奏疏,嘴上故作随意道:“皇长子啊~”

  见老爹这般反应,刘荣心下稍安,深吸一口气,又趁机组织了一下语言。

  “做母亲的再怎么不讲道理,做儿子的,也都只能受着了……”

  不用寺人提醒,自觉脱下步履、解下佩剑,而后便在寺人的眼神示意下独自迈入宣室。

  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”

  “想来那吴王刘濞,也是个极能隐忍的人物?”

  “又没外人在,搞出那套虚礼来,装给谁看?”

  再替皇帝老爹研会儿墨,又实在找不到能做的事,便没再留着碍眼,识相告退。

  有能力的,更极有可能厉兵秣马,蠢蠢欲动。

  “啧啧啧……”

  目光仍锁定在面前竹简之上,话题,却也被刘荣这略带哀怨的应答,而意外引入正题。

  “怎今,又拒了东宫送上门的亲事?”

  “儿臣,参见父皇。”

  不知是不是巧合,刘荣说完这番话,天子启刚好又批阅完一封奏疏。

  刘荣不知道的是:天子启此刻的注意力,已经不在面前的奏疏之上了。

  见皇帝老爹终于说起正事,刘荣面上苦楚不由一敛,面色也逐渐严肃起来。

  只是这一次,天子启却并没有将批复完的奏疏收起,而是继续将目光落在那封已经看过好几遍的奏疏之上。

  直起身,昂起头,便见御榻之上,身着绛黑色冠玄的天子启,正埋首伏案审阅奏疏。

  自身利益受到损害,兵强马壮的诸侯藩王们自然不会任人宰割,必定会做出不同程度的抵抗。

  答非所问的一语,却引得天子启目光一凛,眼底闪过一抹冷意。

  片刻之后,又重新恢复工作状态,头也不抬的提了提笔:“继续说。”

  “一旦兴了刀戈,我汉家宗庙、社稷之安危,便都系于梁王叔一人。”

  “下棋下不过人家,就一棋盘把人给砸死……”

  毕竟已年过而立,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,甚至还在先帝晚年监国数年,天子启面上,没有流露出分毫情绪波动。

  “此事,朝野内外颇有非议。”

  听出天子启言外之意,刘荣又是自嘲一笑,手上动作不停,只面上苦涩更甚。

  “梁国危,则叛军兵指函谷,关中人心大乱。”

  确定自己的腹稿没有问题,才沉声道:“晁错的《削藩策》,直击诸侯藩王命脉,行之,关东必有异动。”

  “届时,便是社稷生疑,宗庙堪危……”

  “倚老卖老的奸贼!!!”

  ·

  “倒是可惜了这小子,没能生个好母亲……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