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4章 表叔,慎言_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前给自己构建太子班底’的能力。

  隐约听出窦婴的意思,是叫自己小心梁王刘武——尤其小心梁王刘武在接下来,这场已经进入倒计时的诸侯叛乱中捞到太多功勋、威望,刘荣心下当即了然。

  待母亲愤懑不平的住了口,刘荣才含笑正过头,对窦婴再一拱手。

  “听说皇长子去了少府,做了一件奢靡之物出来?”

  至于更早的吕氏外戚,那就更别提了;

  简单拉几句家常,刘荣又刻意找了一会儿话题,最终,也还是没躲过窦婴这必不能少的一问。

  ——如果没有窦婴这个未来保障,汉家下一任太子妃,必定会姓窦!

  “——按时间来算,齐王、楚王,也确实都已经到了朝觐长安的时候(诸侯王三年一朝长安)。”

  “凡是世间的事物,便没有绝对的好坏,真正区分善恶、正邪的,并非是事物本身,而是事物的用途。”

  意识到问题的些许严峻,刘荣只讪笑着低下头去,趁机飞快思考起合适的应对之法。

  很显然:从窦婴方才的话语中,刘荣实在推断不出窦婴有何图谋。

  一个做了皇后的女性子侄,绝对比不上一个前途光明,且有真材实料的男性子弟,更能为宗族提供未来保障。

  事出反常,必有妖。

  “陛下已经颁诏,召梁王再朝长安了。”

  再者:当今薄皇后的凄惨一生,也可谓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……

  窦婴这上来就是刁钻一问,不等自己作答,又是一阵机关彩虹屁拍上来?

  刘荣自认身上没有王霸之气之类的东西,更绝不会自负的认为:自己一个皇长子的身份,便足以让窦婴这样的大儒丢下文人体面,如此不加掩饰的拍自己马屁。

  呃……

  啊这……

  “但在那之前,齐王、楚王,已经各自从封国出发,朝长安而来。”

  “表叔这话说的,侄儿自己都差点信了……”

  “——什么大忠似奸,舍身为国啊~”

  看看曾经的薄氏外戚,就不难得出结论了。

  “同样的道理,若是心胸坦荡,即便是奢靡之物,也同样可以为国效力。”

  正所谓:嫁出去的女儿,泼出去的水。

  “恕侄儿直言:古有杞人忧天,为天下人徒增笑柄。”

  ——任何人说的任何一句话,都首先判断其目的和动机!

  直到窦婴提及另外一件事,一段尘封的记忆,才缓缓涌现在刘荣脑海当中……

  太子家令,对待储君太子,可不就是知无不言,又殚精竭虑?

  即便手足兄弟薄昭身死,自己也隐居幕后,不再过问朝政,薄太皇太后也依旧将自家的侄孙女,塞给了当时的太子启,来保证家族尽可能的延续。

  “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,皇长子,断不敢有丝毫遐想……”

  “侄儿不过皇子之身,即无王爵加身,又无封国作为依仗。”

  “今有皇长子刘荣,但在其位,便只谋其政——只要一日是皇子,便会一日做好皇子该做的事。”

  什么鬼?

  作为皇长子,天然的储位竞争者、天生的政治人物,刘荣已经养成了一个极其实用的本能。

  “皇长子大行不顾细谨,舍己身而图国,实可谓大忠!”

  按理来说,若窦太后坚持要塞一个窦氏女,给汉家未来的储君做太子妃,当今天子启也根本挑不出什么毛病来。

  除了孝惠皇帝刘盈侥幸或免,却也娶了亲姐姐的庶女张嫣,做自己的皇后之外,齐、代、燕、赵、淮南诸王——凡是太祖刘邦的子嗣,便无不有一位吕氏王后坐镇后宫。

  就拿去年,馆陶公主刘嫖登门,向凤凰殿的栗姬提议结为姻亲举例。

  “但侄儿这条性命,也并非刀枪不入、不老不死的;”

  “往后再来凤凰殿,表叔,万当慎言……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