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插入章节,对卢安行为,以及战略视角进行解_无穷重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他工业国没法全面合作。

  因为一旦相互之间,经济完全平等,科学技术完全开放,进行合作。中国政府,和中国国民的组织度和态度,能够把西方抢的没饭吃的。事实上,就是现在的技术封锁中,中国的技术进步也让西方感觉到了恐慌。在恐慌中,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意识形态落后,一口咬定是中国抄袭,中国制度没有科技创意。然后可以心安理得的的继续西方模式(高消费,低储蓄的模式)

  中国只能按照当今模式有限合作。即使是中国军事挑战美国,当欧洲意识形态没有变化后,中国和欧洲也只能有限合作。因为一旦技术差距磨平后,中国要思考的就是西方对中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

  维持盟友,是需要经济利益联系,是需要盟友的为你完成你无法完成的事情。这才有了盟友,而不是摆出万国来朝的好看模样。也就是说,西方国民意识形态没有根本转变,而且一旦西方对中国的技术优势不复存在,中国连找欧洲做盟友的动力都没有了。强行结为盟友,这样的盟友只是累赘。

  苏联的华约,以及的欧盟东扩后,收的希腊,冰岛这样的盟友,都是根本没有长远合作基础的盟友。而中国在外交上保持高度克制,不轻易结盟。不是周边小国不想,

  而是中国懒得对小国进行许诺。

  因为同盟许诺包括,保证小国政权稳定,保证该小国和其他小国对抗中,取的优势。这些都是要花费外援的。这些小国领导人仗着同盟,对外部开启一场战争,对大国来说的就是要牺牲几个省份建设计划挤出金钱,完成小国的野心。——小国不安分,一有机会就长袖善舞,利用大国矛盾为自己谋利。

  而大国不和小国结盟,只是保持有限经济合作,小国不敢过分跳,而大国态度也能震慑其他大国别对自己周边伸爪子,这也就达到了大国的目的。例如二十一世纪,美国在亚太的军事行动,都是都在考虑中国,并没有因为中国不结盟,就对中国的邻国贸然下手。大国必须要用最少的付出,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。

  如果东南亚某国的国民经济媲美广东,并且在产业链上和中国高度互补。经济合约高到一定程度。中国和其军事同盟也未尝不可。但是东南亚没有一国国民素质,能够达到广东的地步。

  说完了盟友,在说说美国和他们的盟友之间的体系。

  这个体系就是,通过军事同盟保证霸权,然后建立金融秩序掠夺全球。——美国在二战中设计这个体系的,是有中国的位置的。而中国有资格的获取这个位置的,是通过二战获取的。但是美国认可的不是单纯的中国在二战的军事作用,而是在二战中的组织动员能力。

  能够抗住工业国进攻的,只有工业国。即使这个国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