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二节 抵x制_伐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缠换他不攻城掠地。

  至于邓名本以为两江会提出的货物定价问题,张朝和蒋国柱居然都没有这意识,按说周培公不应该不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,当他同样没有提。

  两份协议框架拟好后,接下来就是汇报和等候批准的阶段了。

  得知周培公居然是作为一军统帅前来,而且还没有任何一个有份量的两江官员陪同时,邓名又吃了一惊,根据他的经验,官员见到这种不需要冒生命危险就可以立军功的机会时,就会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地蜂拥而至。既然蒋国柱肯邀请周培公到南京,那就是说明他对周培公很有信心,那明显能立功的机会不安排几个心腹跟着沾光就有点太不可思议了。

  不过邓名并没有一直疑惑不解,很快他就猜测可能是蒋国柱打算撇清自己和此事的关系,比如将来所一切都是周培公背着他干的。

  “周布政使可要小心了,”邓名觉得自己猜得大概不会错,他也没有必要提蒋国柱遮掩,就直截了当地说道:“事多反常则近妖,周布政使可别落一个鸟尽弓藏。”

  “邓提督过谦了,邓提督可不是我对付得了的,所以我从来没有担心过被弓藏。”周培公哈哈一笑,告诉邓名自己虽然年轻但并不傻,也注意到了蒋国柱的举动有些异常。

  紧接着周培公就对邓名解释道,当初他在张长庚手下效力时也有过类似的担忧,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份顾虑也就渐渐烟消云散了,而张长庚的心态看起来也在发生着变化。以前张长庚和江宁这边一样,所有和邓名有关的事情都交给手下去处理,他本人要么就不闻不问,要不就躲在幕后不露头。

  随着武昌和邓名的交

  易越来越多,交易量越来越大后,而且张长庚还从中大量获益后,他就开始意识到他把自己摘轻的可能性也变得越来越小,既然不太可能在东窗事发后脱罪,张长庚就起了别的心思,这次湖广总督积极响应蒋国柱的号召,把周培公给两江派过来,其用心和思路和蒋国柱的捆绑战术差不多,就是早在未来在造成法不责众的效果――这些周培公当然不会讲给邓名听。

  “原来周布政使早有预备,那我是杞人忧天了。”邓名对这个话题也不是有很大的兴趣,若是说的太多,恐怕对方会认为自己是在施展离间计。

  第一天会面的时候,周培公并没有提起武昌的欠条兑换协议,他知道这个恐怕会引起邓名的激烈反应。假如邓名不肯为手下的话负责的话,那这份协议显然不会得到遵守,周培公觉得在这种情况下,武昌能多赚一天是一天,最好邓名的手下也一直瞒着他才好,今天当然不会主动和他说;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邓名愿意为手下的话负责的话,周培公觉得在这种情况下,主动提起此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