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十四节 乱战(下)_伐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边还在心里琢磨,这几个援兵听着是山东口音,不知道是不是康亲王前期派来的山东绿营同僚,一会儿打散了贼寇一问便知。

  眼看大群人打成一团,店内的闲杂百姓顿时一哄而散,夺路而逃的百姓把扬州绿营的把总挡了两挡,让他心中不禁焦急万分,生怕被那些河北绿营趁乱逃脱。可推开挡路的人定睛一看,那几个绿营还没有逃走,而突然出手的另外几个潜伏的“北京细作”也没有混在人群中溜掉――把总记得很清楚,这批被看走眼的司马平误认为“江湖人物”的清廷细作是四男一女,现在五人俱在,很好,依旧有把这两拨共十人的北京细作一网打尽的机会。

  此时高云轩也捡起了一根哨棍,刚才他一脚踢飞了个当先冲上来敲闷棍的伙计,夺了这把长兵器,然后高云轩就心里飞速地衡量着敌我的战斗力:

  虽然高云轩本人和是个师弟、师妹都是山东名家的亲传弟子,打个府县里的衙役不成问题,但如果遇上省城里的捕头还是有些吃力的。而这次跟谁于爷起事更让高云轩意识到了官兵的可怕,本来在他们对官兵的印象就是府丁、县丁,那种绿营兵丁比衙役的战斗力高得有限,高云轩、邢至圣这种亲传也都不放在眼里。不过山东巡抚派来的省营披甲就已经不容小视,战斗力已经在省城捕快之上,而省营军官的凶悍还要凌驾于省城捕头之上。

  而北京派遣中央军进入山东作战后,义军就感到压力倍增,胶东大侠不知道厉害,以数百弟子为亲卫,带着几千义军与中央军野战,结果根本没有见到清廷主力,被上百个打着川陕总督标营旗号的批甲骑兵放马一冲就全军崩溃。胶东大侠的亲传几乎尽数战没于阵,他本人带着残余的弟子逃到于七这里后,也是嚎啕大哭,称完全不是对手一合之将,悉心培养的亲传弟子团被清军的甲装骑兵如砍瓜切菜一般的屠杀――这还只是一个川陕总督的标营,而不是清廷最精锐的八旗部队。

  各地义军的情况都差不多,和山东绿营尚有一战之力,但遇到北京派来的中央军后就全无还手之力。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,但李国英的川陕总督标营在山东已经是凶名远播,挡者无不披靡,也正是因为如此,山东各路义军领袖在穷途末路时才会一批批地往江南派求援使者,因为他们听说川军和李国英能斗个旗鼓相当――以前山东群豪们还暗暗讥笑川军奋战四年,却连重庆都拿不下来,邓名名气虽响但恐怕也有不符之处,可等他们见识过川陕绿营的凶恶后,这些人觉得川军能抵挡住李国英的攻势就很不易了。

  不过高云轩知道眼前的敌人不是川陕绿营的精锐,更不是清廷的中央嫡系八旗兵,他估计对面也就是一群县丁的水平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