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81章 劳烦临江王!_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十二万石。

  当日日暮之前,刘荣收到了新丰传回的消息:过去十七天,新丰总共卖出少府平价粮,共计十二万石。

  看上去并不多;

  毕竟同样的时间间隔内,帝都长安卖出了足足七十万石,蓝田一座军事重镇——没多少百姓居住的军镇,也卖出了八万石粮食。

  作为太祖高皇帝刘邦,为乃父:太上皇刘太公建造的‘新的丰邑’,新丰除了有老刘家的宗亲旁支,以及太上皇、太祖刘邦的相邻后代居住外,绝大多数赋闲的公侯贵戚——尤其是太祖丰沛元从,如萧何、曹参、樊哙等人的子孙后代,也都聚居于新丰。

  说是七八家开国元勋,但经过几代人的开枝散叶,再算上旁支别脉,林林总总算下来,却也是有足足数千人。

  再加上当年,被太祖刘邦从丰邑原封不动搬来关中,迁入新丰居住的数百乡邻,也已经发展出了数十家‘旺族’,族中人数从百余到数百不等。

  零零总总算下来,如今的新丰,也总还是有那么三五万号的人的。

  只不过,这三五万人,是新丰存档的户口。

  去掉那些只是在新丰留了个宅子,自己要么跑到关东的封国,要么直接就住在长安尚冠里的元勋嫡脉,真正长期居住在新丰的人,至多不超过两万!

  两万人,半个月的时间,买了十二万石粮食——买了足足三个月的口粮!

  都买到秋收之后去了?

  如果连着里面的弯弯绕都看不明白,那刘荣也没必要再做储君太子了,不如直接找块豆腐撞死得了……

  “每一年,粮价最低的时候,便是秋收之后。”

  “——秋收过后,关中的粮食瞬间宽裕,物以稀为贵,粮食多了,自然也就不值钱了。”

  “再加上粮商们推波助澜,刻意压价,关中秋收之后的粮价,甚至曾跌下过四十钱每石……”

  太子宫外,石阶之上。

  目光再度洒向不远处的售粮棚,刘荣悠悠道出一语,又神情阴郁的呼出一口浊气。

  而后再道:“而眼下,是夏六月。”

  “是百姓青黄不接,最需要粮食,又最难获取粮食的时候。”

  “自然,也就是一年当中,粮价最高的时候……”

  如是道出一语,便见刘荣缓缓侧过头,望向身侧,在石阶上做成一排的弟弟们。

  轻轻扬了扬手中,那封自新丰发来的绢书,嘴角也悄然挂上一抹讥讽笑意。

  “在粮价最高的夏六月,一口气买下三个月的口粮——而且还没完,还在继续买;”

  “这是不是可以说明,在新丰那些個皇亲国戚、元勋公侯之后,以及‘山东父老’眼中,今年秋收后的粮价,必定会比现在还高?”

  “——最起码,是他们现在买的这些粮食,至少能卖的比现在的价格更高。”

  “这,意味着什么呢?”

  闻言,兄弟众人各怀心虚的低下头,陷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99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